尾礦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概述
建筑垃圾磨粉機
隨著城市的拆遷改造,伴生出大量的建筑垃圾,成為城市垃圾的主要組成部分,相較于生活垃圾相比,建筑垃圾的處理相對比較落后,但卻占據大量的城市用地,成為排放污染物PM2.5可吸入顆粒物的主要源頭之一。另一方面,漫山遍野的石材加工的邊角料,礦石尾礦占據大量農田,也日益成為社會治理下難啃的硬骨頭。桂林鴻程是建筑垃圾磨粉機生產廠家,我們生產的建筑垃圾磨粉機為尾礦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設備助力。今天為您介紹一下尾礦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概述。
近年來,國家對環保上升到國家戰略,不但重經濟發展,同時兼顧生態環境保護,加上政府稅收、土地等政策的支持,使得固廢處理成為近年來新興的行業。如何才能將這些尾礦或者建筑垃圾變廢為寶呢?
通過對建筑廢棄物進行回收處理制成再生粗、細骨料等再生原材料,一部分用于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原料,或道路水穩墊層料,另一部分可用于園區內生產綠色建材產品--城市透水磚、PC預制構件、內保溫砌塊、發泡混凝土保溫板、輕質隔板等。最終建成建筑廢棄物的收集-加工處理-綠色建材產品生產及營銷服務的完整運營模式,實現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徹底解決建筑廢棄物的處理和污染難題。
一、總體設計
1.建筑廢棄物原料主要是尾礦、廢石、水泥道路翻修廢混凝土、樓房拆遷廢砌塊等原材料。
2.加工區域包括建筑廢棄物預處理區、產品生產區域以及相應的原材料儲存區域。
3.產品包括以下幾項:混凝土用粗細骨料、水穩墊層材料及后期配套的綠色建材產品--城市透水磚、內保溫砌塊、發泡混凝土保溫板、輕質隔板、PC預制構件等。
4.依據綠色環保的基本原則,建筑廢棄物堆場應采取全封閉設計,園區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渣、粉塵應采取回收利用的處理方式。
二、技術控制措施及方案
1.設計原則
設備選型既要保證再生骨料產品粒型等質量要求,又要降低設備投資;同時考慮設備運行可靠,運營成本低;成套系統設計充分體現綠色環保、高效綜合利用建筑廢棄物資源,將資源“吃干榨凈”,實現建筑廢棄物“零排放”理念;建筑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項目將建筑廢棄物加工利用于混凝土、水穩材料、城市透水磚、PC預制構件、內保溫砌塊、輕質保溫隔板等用途,延伸建筑廢棄物利用產業鏈,創建生態文明、兩型社會為目的。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還能產生社會、環境效益,打造城市產業轉型新名片、新亮點,提升政府形象。
2.工藝概述
為避免污染,降低原料中水分,應設計大型原料儲料棚堆放原料,不采用濕法水洗工藝產生二次污染。生產線主要加工設備全部封閉在鋼結構廠房內,并采用高效脈沖除塵器進行集中除塵。除塵集中回收的細粉可用于輕質保溫隔板或水穩材料制作原料,加工區域外沒有粉塵、噪音污染,不產生廢水、廢氣、廢渣排放,實現建筑廢棄資源“吃干榨凈”高效綜合利用“零排放”。
三、社會環境效益
我國每年需要資源化利用的建筑廢棄物(垃圾)約8億噸,數量已占城市垃圾總量的40%,建筑廢棄物圍城現象已成為廢物管理中的難題。目前我國建筑廢棄物(垃圾)資源化率不足5%,而在發達國家如日本、韓國,建筑廢棄物(垃圾)資源化率達95%,歐盟國家建筑廢棄物(垃圾)平均綜合利用率已超過70%.建設部《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要求對建筑廢棄物(垃圾)進行強制管理,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國家鼓勵建筑垃圾綜合利用,鼓勵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優先采用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產品”。建筑廢棄物(垃圾)排放一方面占用大量的耕地,1億噸建筑廢棄物(垃圾)按堆高5米計算占地2.5萬畝;另一方面, 建筑廢棄物(垃圾)的堆存污染水體大氣和土壤; 再一方面, 建筑廢棄物(垃圾)的堆存影響市容和環境衛生。若用建筑廢棄物(垃圾)生產1億塊標磚取代實心磚,可以節約耕地165畝,可消耗建筑廢棄物(垃圾)37萬噸。如果每年利用100萬噸建筑廢棄物,理論上可以減少排放占用耕地215畝;同時可以減少生產粘土磚開挖土地380畝,一反一正理論上節約土地近600畝;同時減少建筑廢棄物排放和新開采建筑原料汽車運輸產生的汽車尾氣排放量難以估量,還可以安排上百人就業。產生巨大的經濟環境效益,促進城市產業轉型,提高城市知名度。符合我國建設“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總體要求,以具體行動創建”美麗中國”。